九月 · 书单(9月11日-9月20日)

来源:hth官网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3-12-29 06:21:55

  在横跨日本东京与京都、美国俄勒冈州、中国云南、芬兰拉普兰等地的田野调查中,作者跟随一条鲜为人知的商品供应链,一步步呈现珍稀松茸的“身份转译”:在废弃工业林悄悄破土而出,被遁入山林寻求自由的瑶族、苗族与东南亚裔采摘者收集,再通过竞价激烈的保值票市场,累积层层价值进入日本,化身为带有强烈象征的礼物。

  松茸浓缩在如此奇特的跨地理、跨文化转译过程中,也提一个更宏观的提问——在迈进“人类世”的此刻,不强调发展与进步的社会是什么模样? 人类是否能与各物种保有互不和谐、但又无须掠夺的和平共存?

  本书选用松茸做为透镜,检视当代的环境历史、全球商品生产供应和科学。伴之以韵味十足的散文体,尖锐而透彻的智识,持续的创造力和原创性,作者以崭新而深刻的方式串联起各个迥异的主题,跨越了数量惊人的多种领域。本书注定成为经典之作。

  罗安清,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人类学系教授,曾在丹麦奥胡斯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担任客座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与政治、女性主义、全球化、多物种人类学、社会景观和生态学。2018年,她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研究所的最高荣誉赫胥黎纪念章。

  张晓佳,复旦大学中文系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1.松茸自由自在的生活是一种礼物、一种指南——当我们认为自身在被掌控的世界中失败的时候。

  2.与不稳定共存需要的不是只怪罪那些将我们置于如此境地的人(虽然貌似有用,而且我也不反对)我们或许需要环顾四周,观察这个陌生的新世界,发择我们的想象力,以便把握它的轮廓。这里就需要松茸的帮助。在受轰炸的地表上伸展的松茸,有助于我们去探索已是我们共同家园的废墟。

  松茸是一种生长在受人类干扰的森林中的野生菌菇。它们就像老鼠、浣熊、蟑螂一样,能够忍受人类制造的一切环境失调。但松茸并非害虫,而是价值不菲的珍馐美味——至少在日本,高昂的价格有时使松茸变成全球上最珍贵的菌菇。松茸具有滋养树木的能力,能帮助险恶环境里的林木生长。跟随松茸,我们也可以找到在环境失调时共存的契机。这并非进一步破坏环境的借口,但松茸确实为我们展示出一种协作共存的可能。

  松茸同样也揭示了全球政治经济的裂缝。过去三十年里,松茸已成为全球性商品,从森林里采摘出来后横跨北半球,保鲜直运日本。很多松茸采摘者都是流离失所并被剥夺了权利的少数群体。比如,在美国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大多数从事商业松茸采摘的,是来自老挝和柬埔寨的难民。由于松茸定价高,因此无论采自何处,都可以给采摘人带来可观的生计收入,甚至能振兴文化。

  然而,松茸贸易很难延续20世纪的发展之梦。我采访过的大多数松茸采摘者都讲述过背井离乡和损失惨重的伤感故事。对那些无另外的谋生方式的人来说,商业采摘比寻常工作要好得多。但这到底是怎样的经济呢?采摘者为自己打工;没有公司雇用他们,既没工资,也没福利,只能出售他们私自采摘的菌菇。有些年景若蘑菇欠收,采摘者就入不敷出。野生蘑菇的商业采摘是生计不稳、安全感匮乏的线日

  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事件是震惊世界的核泄漏事故,成为意义复杂的全球性文化符号。然而无数虚构、非虚构作品对这一灾难的哀悼和演绎,即便是2019年的HBO历史神剧,都未能还原这一事件的复杂真相。哈佛大学乌克兰史讲席教授沙希利·浦洛基在本书中,利用新近公开的政府档案结合大量目击者的访谈素材,详尽而富有条理地叙述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背景、起因、过程、后续,及其对人类与自然、对国际社会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全书涉及400多个人物,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平民百姓,所有被卷入这场核灾难的各色人等都被描述,所有响亮和微弱的声音均被记录,所有模糊和片面的认识都被厘清……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英雄主义故事,也是我们迫近真相的一次智性探险。

  沙希利·浦洛基,哈佛大学乌克兰史米哈伊洛·赫鲁舍夫斯基讲席教授、哈佛大学乌克兰研究中心主任,生于俄罗斯,成长于乌克兰,专攻东欧思想、文化、国际关系史,著有《雅尔塔: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等十余部专 著,获奖众多。

  1.当时,中国人已引进了市场机制,开启了经济改革的序幕;而美国在乐观派总统里根的领导下,在经济领域和军备竞赛中势头强劲。然而,苏联的领导层却迷失了方向。苏联民众对自身的实践愈加失望,倍感苦恼。尽管信仰在苏联出现了危机,人们似乎在米哈尔·戈尔巴乔夫——一位年富力强、魅力非凡的苏联领导人身上找到了新的希望。

  《横渡孟加拉湾》是一个关于经济整合和移民迁徙的大型故事,也是一部文化接触和融合的历史。苏尼尔·阿姆瑞斯首次将该区域放在世界历史的中心,整合人类和环境的历史,挖掘大量史料,以优美的文笔、抒情的柔情和细致的关注,全景再现了南亚、东南亚波澜壮阔的时代故事,展现了人类在塑造海洋环境方面的力量和局限。他对该区域历史的生动回顾和令人信服的分析,为理解和应对亚洲乃至全球未来面临的诸多挑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见解。

  荣获2014年美国历史学会约翰·理查德奖、2013年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年度好书、《书评》编辑选书,第一部讲述孟加拉湾区域历史的权威著作,全景再现南亚、东南亚500年的时代故事。

  苏尼尔·阿姆瑞斯,出生于印度,成长于新加坡,2004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曾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任职,现为哈佛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历史学教授,专攻南亚史、移民史、卫生与贫困史。

  尧嘉宁,台湾大学法学硕士、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社会人类学硕士,现为英文、日文翻译。译著有《重新解读日本历史》《不平等的审判》等。

  朱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哈佛大学文艺复兴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博洛尼亚大学客座教授。研究领域为欧洲史、城市史、全球史,译有《印度洋史》等。

  1.孟加拉湾曾经一度是全球历史的中心。它在20世纪后半叶遭到遗忘,被不同的国家的国界切割成好几块,大家共有的过去被划分成不同国家的历史。

  2.数个世纪以来,军人、商人、奴隶和工人横幅孟加拉湾,这是一条印度与中国之间的海上公路,借由掌握这里定期转向的季风而航行于这片海域。15世纪末,欧洲各国和武装的特许公司将势力伸向亚洲水域之际,孟加拉湾成了他们相互竞争以及亚洲对手竞逐的重要场域。取得先机的葡萄牙人在17世纪被日益壮大的荷兰和英国势力赶了回去。进入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和法国东印度公司已在孟加拉湾弧形海岸周围站稳脚跟。

  3.在21世纪之初,孟加拉湾再度成为国际政治的中心。在后殖民国家建设的全盛时期或许觉得无关紧要的历史,现在变的迫切起来。在塑造亚洲未来的进程中,这个地区在两个主要的方面立于最重要的位置。首先,孟加拉湾现在成为新兴大国之间战略竞争的场域,和它在18世纪的角色一样。如今,这些新兴大国是指亚洲国家,而不再是欧洲国家:印度和中国都视孟加拉湾为他们的竞争能源资源、航道和文化影响力方面的重要前沿。再者,在亚洲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进程中,孟加拉湾沿海地区位居最前线:这些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聚集了将近5亿居民。在这种新的背景下,孟加拉湾的历史能够给大家提供我们一个洞察和解释的视角。

  2016年,唐纳德·特朗普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身份赢得美国总统大选之际,困惑不已的美国国民翻开《故土的陌生人》,试图了解保守派的阶级、种族、教育背景、宗教环境,以及工业、政府、媒体等社交领域对其政治之下的情感所产生的影响。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家之一,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在大选前五年深入茶党大本营——路易斯安那州莱克查尔斯一带的社区,以环境污染为锁孔问题,探索保守派人士的一个个深层故事,寻找攀越美国保守派与自由派间“同理心之墙”的可能性。

  本书作者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是美国知名社会学家和作家,其所创作的书籍皆与当下美国社会中备受人关注的议题相关,而本书则是她对极化政治现象越来越明显的美国保守派人士的一次深入调查,通过展现他们生活的多个角度,以及对环保问题的不同看法,挖掘了当下美国社会中保守派人士内心的深层故事,对我们深入了解今日之美国社会尤其有帮助,向我们展示了此前不太为人所知的美国社会的一个面向,是一本社会学家所谓的“探索性”及“假设生成”的研究性著作。

  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美国社会学家、作家,现已出版《第二轮班:职业父母与家庭变革》《时间困扰:工作家庭一锅粥》《被管理的心:人类情感的商品化》《外包自我:市场时代的私人生活》等多部著作。

  1.石油业创造了就业的神话,信徒们却不知那慈善费用其实全是政府激励基金里来的,很讽刺了。在这里,真理问题已然变成权力问题。

  3 艾森豪威尔将军呼吁大举投资基础设施,而今天,几乎所有国会共和党人都认为这是可怕的政府越权行为。罗纳德·里根增加了国家债务,支持控枪,而如今,共和党控制的德克赛斯州议会却允许民众“公开携带”即在公开场所持枪,但必须放在其他人视线可见的范围内。上了膛的进入教堂和银行。昔日的保守派到了今天,似乎变成了温和派或自由派。

  这本书提供了一份对话实录,也给出了一种审视问题、 思维操练的方法——在自我泛滥的潮流中,如何给自己定位,在全球化的年代,如何创造性地建设身边的小世界,在思想受困的社会,怎么样回答宏大的命题。

  两代学人,跨越北京、牛津、温州、杭州、上海五地,历时三年完成了这场谈话。从项飙教授的个人经验切入,追索一系列超越自我的问题,其中涉及对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知识共同体、全球化与民粹主义、人类学方法论等题目的思考。

  项飙,1972年生于浙江温州,1995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完成本科学习,1998年获硕士学位,2003年获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为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著有《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技术劳工》等。

  吴琦,《单读》主编,前《ACROSS穿越》《南方人物周刊》记者,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下一次将是烈火》译者。

  1.你看到一个人很狭隘、很凶残,甚至犯罪杀人,一种回应是说这是个坏人、是个恶魔,生来如此、本质如此;另一种回应是想:他怎么会变成这样?是和小时候的什么经历、现在的什么生活境遇可能有关系?这样我们也就必然要想到社会的大环境,要去想他的内心活动,他怎么想怎么感觉的。这样的理解,显然不是说认为狭隘、凶残就应该接受的了。只有通过这样理解,我们才明白我们应该怎么面对这些社会病态:不能把人一棍子打死,要考虑怎么沟通,否则对罪犯就只有放纵和消灭两种态度了,没有教育改造一说了。同时,如果我们理解了,我们自然会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们自己是否也在变得很狭隘、变得不耐烦?

  本书收录了布勒东的《超现实主义宣言》《超现实主义第二宣言》《超现实主义的政治立场》等作品,这些文章最终确立了超现实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为布勒东赢得了巨大声誉,使他成为超现实主义运动当之无愧的标志性人物。

  奇异、疯狂、直觉、非理性、反逻辑、梦幻全能……超现实主义革命,是梦的浪潮!

  本书收录了加缪的女儿卡特琳娜·加缪珍藏的家庭照片、报纸影像、手稿等资料,记录了加缪如何从阿尔及利亚的贫穷少年,一步一步走上诺贝尔奖台,并最终以荒诞的方式告别人世的传奇一生。展现了阿尔贝·加缪作为小说家、剧作家、哲学家、记者,乃至丈夫和父亲的不同侧面,丰满地呈现了一个从孤独走向团结,在荒诞中坚持人生理念,传播精神力量的伟大人物。

  卡特琳娜·加缪,阿尔贝·加缪的女儿。《孤独与团结:阿尔贝·加缪影像集》是她首次出版的与父亲有关的书。

  1.《局外人》既不是现实主义的,也不是奇幻小说。我更多的是从中看出一个具体化的神话,但是它深深地扎根于日常生活的血肉和热情之中。人们希望从中看到一个非道德主义的新典型,这完全是错误的。这里受到正面责问的不是道德,而是诉讼的世界,它既是资产阶级的,也是纳粹的,还是的,一句话,诉讼世界是当代的溃疡。

  日本作家大平一枝抱着“纸这一介质是否会消失会被替代”的疑问,深入与“纸”相关的各行各业,采访各类设计师、收藏家、民艺家,满含深情写下的与纸有关的人生百味。全书由日本百年品牌竹尾的六种特种纸打造,既是内容精良的图书,又是视觉与触感兼美的艺术品。

  这里有各种形态的纸,明信片、包装袋、书、名片、纸币、广告海报……这里也有各种形态的人生,儿子悄悄写给父亲的信;平民生活区里的活字印刷所;徘徊于人生低谷的画家在冷清画材店偶遇的人生导师;平野甲贺的独创字体;仲条正义引领的资生堂设计革新……每一种纸,都是一种真真切切生活过的痕迹,纸的尊严,就是人的尊严。

  大平一枝,作家,生于长野县。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时代被遗忘的事、物、价值观为主题,在各类杂志上撰写文章。著有《东京厨房》《信州奶奶的美味茶点》《每日散步中发现的满满幸福》等多部作品。

  1.木村希八先生:“创作时不可以花钱” 牧野先生:“我从老师那里学到,要从身边常见的事物中发现它们作为作品素材的灵魂。”

  2.“反正卫生纸也不是靠外包装设计或者名字贏得好销量的,所以包装上散发出一种‘随便怎样都可以’的松懈感,这一点非常吸引我。” 横沟先生是这样推测这些不可思议的设计的诞生背景的:可能包装上什么图案都没有的话实在不成样子,于是接了订单的印刷社免费提供了设计服务,说不定那些图案就是社长自己画的。确实,那些图案怎么看都不像是特地花钱请插画师或者设计画的,一点气势都没有。看着这些“厕纸包”,会莫名地感到平静。

  每一座灯塔,都是一部不应被忽视的历史。世界第一座灯塔建于何时?为何灯塔照明技术屡陷瓶颈?令人谈之色变的埃迪斯通礁石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无数灯塔又因何同一时间集体“消失”?《灯塔之书》是一部庞大又别致的灯塔“纪录片”,精心筛选了最早的灯塔、最孤独的灯塔、迄今服役最久的灯塔以及因“命途多舛”而闻名的100多座世界最有名的灯塔,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它们的独特魅力。你将发现,每一座都很“有料”。

  本书全面收录了世界著名灯塔鲜为人知的线余幅从未公开的设计手稿与照片。请跟随灯塔建造者与守塔人的一手记录,深入灯塔背后,揭开真相。无论你是对灯塔着迷的“狂热粉丝”,还是对人类探索海洋文明的历程充满兴趣的“好奇宝宝”,抑或是对灯塔建造技术表示“费解”的“学院派”,都不可错过这本历史与科普相结合的好书!

  R.G.格兰特是一位历史学家,也是一位作家。他已出版《海战3000年》《1848:革命之年》《飞行:百年航空史》等多部著作,他还是英国独立电视台《影像中的二十世纪史》栏目的重要撰稿人。

  1.19世纪的工程师在规划建造一座礁石灯塔时,只能猜测在计算中要用到的最基本要素一一大海在暴怒的顶点那一刻会产生多大的力量。正如艾伦·史蒂文森在1850年写道:“在测算海浪威力方面,迄今尚未有人实实在在地做过系统的或可令人理解的尝试”,这就让当时的工程师在决定灯塔的结构时,只能凭经验和直觉一一“关于大海对人类有过什么危害以及人类又是如何并且在多大程度上成功驾驭大海的广泛知识”。为指导施工而制定的计划散发着一种纯粹和理性的气息,掩盖了整个工程本质上的不确定性。

  《紫禁城100》全书共分九卷,九卷用笔画出来的故宫——俯仰山川形胜,看“悠悠天下事”,看帝王种种,如何“隆重其事”,有“家事国事”、宫娥、心灵,都“事事关心”……每一卷的图像,都是作者赵广超及其团队对这座皇宫的十载感情、几年苦工,化作每一座宫殿的结构肌理,每一片的光影颜色,与读者一起走进这座道不尽、说不完的大皇宫。

  这本书是2015年为庆祝故宫博物院建馆90周年的出版物,今年是从1420年朱棣建紫禁城的第600年,也是建馆95周年,因疫情,原定的许多重量级展览不能呈现,本书正好慰藉了当下的遗憾,而从书中所读到的见闻,则可以在日后亲临游览时,精神更为饱满。

  赵广超,早年肄业于法国贝桑松艺术学院及巴黎第一大学,主修造型艺术及美术与设计分析。现为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负责人、木作坊中国传统家具研究及发展顾问、故宫《紫禁城》杂志编辑委员。2010年上海世博智慧长河——清明上河图展项展示深化设计专家顾问,2011年起担任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故宫100》的艺术创意顾问。著有《大紫禁城》《十二美人》《笔记清明上河图》《不只中国木建筑》等。

  1.清代在长庚桥上滑过的无名宫人杂役,有荷花绽放,有工匠失足,更有因恐惧而投河的宫女……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